 |
由於國民黨潰敗,2016年民進黨非常有可能取得執政權,明年將會是民共關係能否突破的關鍵一年。 |
(作者:政治評論者張百達)九合一選舉結果,不僅牽動台灣內部政治版圖,也牽動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勢。儘管選前紅藍綠三方應已預測到國民黨會輸,但能預見會輸這麼慘的,恐怕只有如許信良這樣的少數人。這場選舉,台灣選民確實給了國民黨一次狠狠的教訓。2015是民共關係關鍵的一年
值得觀察的是,大選後,民進黨的表現卻是異常低調自制,不僅黨主席蔡英文第一時間說出「戒慎恐懼」四個字;選後赴美訪問的秘書長吳釗燮,更提出:「選舉結果不應解讀為中國的失敗或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失敗」。此言一出,竟還引來獨派人士前往黨中央抗議。
就目前情勢來看,以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中央,顯然並沒有因選舉大勝而沖昏了頭,或者錯估民意形勢,反而是以無比謙卑的心情,諄諄告誡黨內取得權力即是承擔責任的開始,同時,也高度意識並關注這場選舉結果,究竟將對後續兩岸關係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近日,海協會長陳德銘依照原訂計畫訪台。而前國台辦副主任,現任全國台研會副會長孫亞夫日前表示:「九合一選舉不但使台灣局勢發生重大變化,還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新情況和新問題」。
此外,孫亞夫同時表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陸方面的『長遠考慮』和既定政策,大陸將繼續實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繼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平等協商,將繼續貫徹『兩岸一家親』理念。」
如無意外,或可合理推斷,在2016總統大選前,兩岸既有交流協商仍將持續,例如:兩岸貨貿、陸客中轉等相關議題的後續協商,以及兩岸地方城市基層交流等。但始終被外界所詬病,並在兩岸間同時形成相當負面作用之少數特定政商權貴把持、掠取兩岸紅利的異常現象,或亦到了必須徹底反省及調整的時刻。
由於民進黨在這場選舉獲得空前大勝,加上國民黨仍陷黨內紛亂,新內閣亦不被看好,政治骨牌效應仍將持續作用,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機率已然大增。
然一方面,北京目前正處於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追求偉大復興的攻堅道路上,應會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台海局面,或至少不因台灣出現政黨輪替而受影響;另一方面,民進黨一旦重返執政,也必然希望能夠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以期更能專心致力於各種內部問題的治理。
換言之,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僅是符合兩岸雙方的共同戰略利益,同時也是符合民共雙方的共同戰略需要,而絕不是誰讓誰,或誰向誰靠攏的問題。
日前,吳釗燮訪美時,也就存在於民共雙方的政治問題表達出願意採取正面面對的積極訊號,等於回應了前國台辦主任王毅於2011年訪美時所發表的談話。如民共雙方均能把握機遇,互為主動,營造條件,就存在雙方的政治分歧取得某種相互諒解方案,這對民共雙方乃至後續兩岸關係而言,將具有重大政治意義。
因此,明年,也就是2015年,將是民共關係能否取得改善乃至突破的重要一年。期盼雙方均能仿效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以改革開放的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共同推進兩岸的善意和解、積極合作,並以實現永久的和平。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