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柯文哲與其說是「彩虹世代」、「網路世代」的代表,還不如說是他們的工具,就好比軟體的「試用版」。 |
(本報特約記者楊元煌特稿)2、3年級生是「認分」、「認命」的年代,面對的戰亂時代,大環境制約了個人命運,個人主觀能動幾乎為零,只能隨波逐,能平安的活下來,就是最大的生命價值。
4、5年級生則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戰後重建,物資缺乏,以及在冷戰結構下,各種進步思想影響了這一個年代的思維,是「愛拼才會贏」的年代,既拼個人的前程,也拼體制的鬆綁,是個剛剛溫飽但思想層面富裕,對未來有無限憧景的美好時代。
6、7年級生前段班,經濟發展快速,一切都是可能的年代,「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年代,物資充沛,思想與手足可以協調齊步走,但全球化的結果,面臨最大的競爭壓力,衝撞體制,卻也改變不了什麼。
7年級後段班與8年級生,「彩紅世代」或是「網路世代」的一代,美麗又單一,來的快,去的也快,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兒女。由於少子化,父母輩所受的苦不願孩子繼續承受,同時把年少時期吸取的各種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地轉移給小孩,所以他們也是最受愛寵愛與富足的一代。網路時代,「彩虹世代」因為熟稔網路操作,配合媒體環境丕變與記者素質低落,目前主宰著整個社會的話語權,
網路世界創意無限,卻又無釐頭的多,「COPY」(貼上)、「DELETE」(刪除)、「EDIT」(編輯)、「 FORMAT」(重組)只是手指間移動一舜間的事,既是虛擬也是現實,所以不怕你亂講,就怕你講不出來,反應慢,這是網路世界的特性。而這剛好是符合柯文哲的屬性。
而柯剛好又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這些網路世代的言行所以對柯P的支持,不是因為柯有多麼聰明、長相好、超越藍綠,而是新的世代來臨了,他們想從虛擬的網路世界走出來,到現實的世界,成為「主人」。與其說柯是他們的代表,還不如說是他們的工具,是他們在紛墨登場之前,拉開幕廉的手,就好比軟體的「試用版」。
這些不同世代所產生的不同行為模式,與思維方法會因各地區的社經發展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大陸與台灣剛好是差異最大的兩個地方,幾乎是每個世代的成長經驗都不同,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各為兩造發展的主旋律,所形成的價值觀差異更顯而易見。這兩種不同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的結果,經過兩岸開放交流迄今來看,彼此似乎有種「因了解而分手」的感覺。
而台灣的「彩虹」或是「網路」世代,是接受去中國化的制式教育、與反華的社會教育長成的,意識形態反中的,是無庸置疑的,今天的話語權掌握在他們的手裡,一旦他們或其代理人主宰現實政治,兩岸關係會朝什麼方向發展,不言可喻。
這不是民進黨選舉玩「術」的問題,也非傳統統獨、藍綠之爭的問題,更不是柯文哲藏匿台獨主張的問題,而是新世代來臨時的戲碼開演,客觀的歷史發展觀律,不會因為個人主觀意志而轉移的,政治人物只有接受或是順應潮流,否則就被淘汱,或是「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只是社會制度、兩岸關係、既有體制是不是可以像虛擬世界那樣,「COPY」、「DELETE」、「EDIT」、「 FORMAT」輕鬆而無傷害的轉軌,就不得而知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