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是否已日薄西山?美國的力量是否快要耗盡?此種質疑絕不是憑空發出的。 |
(本報訊)中東與北非局勢的失控、恐怖主義的再度抬頭等,這些均對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產生重大影響,使美國的疲態開始顯現,總之,美國到了需要認真反思的時候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文章表示,隨著近十多年來世界局勢發生的重大變化,比如,中東與北非局勢的失控、恐怖主義的再度抬頭等,這些均對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產生重大影響。為此,美國中情局前副局長約翰·麥克勞克林發出了質疑: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是否已日薄西山?美國的力量是否快要耗盡?
此種質疑當然不是憑空發出的,的確,在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二戰之後美國以其超強的經濟實力成了世界頭號強國,而在蘇東解體後美國更是擁有了在世界範圍內無可匹敵的統治地位。
然而,正是由於上述提及的世界局勢的演變,加之2008年襲來的金融危機,使美國的疲態開始顯現:
第一,據有關機構粗略估計,新世紀開始的10年間美國在全球經濟活動中所占比例的下降份額超過了30%,而隨著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印等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還將下降。而經濟實力的下降必然導致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或曰領導能力的下降。
第二,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長達10年的戰爭中承載了過重的軍事與經濟負擔,而為了保有世界員警地位而又不得不維持超強的軍費開支。而現實是,經濟實力的下降將導致軍力的下降,這必將影響美國對世界的領導能力。
美國現行的兩黨制所帶來的激烈政黨紛爭對美國政府的有效運作構成了障礙,政治領導者拒絕妥協合作亦屢屢導致政治癱瘓,本年初兩黨因預算問題的紛爭而使聯邦政府關門是最明顯的例子。實際上美國的政治現實已經顛覆了美國開國元勳及先賢們所設計的理想模式。人們知道,美國大多數開國元勳都對政黨政治持負面看法,原因在於政黨紛爭必然帶來負面效應。
或許正是由於美國現行的兩黨政治體制而使美國社會留存不少積弊,比如,槍支管理的弊端及每年頻發的槍殺事件、貧富差距的逐步擴大及其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長期困擾美國民眾的醫療保險制度的缺陷,等等,在這些方面與加拿大相比,則可看出兩者之間巨大的差別。
美國要想領導世界確需做出改進,就美國本身而言,應打破黨爭僵局、改善教育體系以及通過移民避免出現人口老齡化等等。近年來,美國通過美日同盟以及屢屢拉攏越南、菲律賓遏制中國的做法絕非正當的途徑,那只會給中美關係造成損害,給美國帶來更多的麻煩。
總之,美國到了需要認真反思的時候了,既要保持現行體制的優越性,亦應根據實際對之進行改良,以適應世界格局的演變。這不是為了充當世界霸主,而是為了美國自身的發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