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總統兼任黨魁黨章修正案的通過,應證了鄉民嘲諷的「馬英九一人當道、國民黨雞犬不寧」、「馬活黨亡」。 |
(作者:政治評論者木喬)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面對2014年地方七合一選舉,在內外情勢交迫下,終於打出最後一招險棋---「總統兼任黨魁」的黨章修正案,並於台中舉行的國民黨第十九次全代會通過確認。場外丟鞋抗議、場內暗潮洶湧,令人眼花撩亂之際,不禁讓人感概:中國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從市井小民的語言看今天馬英九主政的國民黨以及十九全代會,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國民黨出亂子了!馬英九其身邊的幕僚策士,看到的國民黨亂子是「老臣不退、老賊不死、本土派制肘」;資深從政黨員看到的是「佞臣圍繞、忠言逆耳、一言堂領導」;中南部本土派國民黨則認「博士領導、昏庸無能、與基層脫節」。
不過,馬英九個人面對此等「令不出朝廷」的窘境,以「以黨輔政、黨政合一」為藉口讓總統兼任黨魁條文化,藉此免除2014年地方七合一選舉一旦國民黨大敗黨主席必須面對黨內逼宮下台的壓力,只是更加凸顯了在馬英九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已被轉換為更強烈的剛愎自用與自我中心意識。
馬英九總統的幕僚亟欲修改黨章確認馬英九主席的任期保障到2016年卸任為主,其影響就是馬團隊的決策圈愈來愈小、離基層愈來愈遠、用人同質性愈來愈高;雖然這些都已是馬英九執政五年(如果把台北市長執政任內計算,已經13年有餘)的評價,但可確定未來三年的台灣執政團隊,已看不到希望。
此外,「口號治國」對馬團隊的批判都已經算是客氣,整個國家官箴制度的被摧毀,把事務官當政務官任用,同樣讓台灣往後三年,看不到未來。總統為當然黨主席,對台灣政局的斲傷,其後果可想而知!
一個早已失去百年前創黨精神與黨格的政黨,居然黨代表大會上的主題以總理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努力進前」為主題;居然大老榮譽主席吳伯雄致詞時,可以因清唱總理紀念歌而哽咽;居然全黨大會只聽到一種聲音叫做「團結」,稱之「黨內不能有二個太陽」。但最弔詭與諷刺的是,吳伯公稱國民黨是一個「很善良、很正派的政黨,是不擅鬥爭的政黨」,但發動政壇九月政爭引發國民黨紀開鍘王金平,致使國民黨瀕臨分裂危機的始作傭者,除了高高在台上的那一位太陽之外,還有隱身在海外幕後的高人,迄今黨內又能奈何?
國民黨的宮廷戲碼相信多數台灣民眾會說這干卿底事,但今年卻因「一人帶衰、全黨落難」,黨代表出席大會落得遭群眾丟鞋抗議,警力出勤維安人數甚多過黨大會參加人數,應證了網友鄉民嘲諷的「馬英九一人當道、國民黨雞犬不寧」。這種「馬活黨亡」的態勢已再清楚不過。
但此次黨章修訂案確認國民黨的「一個太陽」,讓馬英九主席不必為2014年地方七合一選舉成敗負責,到底是國民黨內已未卜先知2014年選舉結果國民黨必然大敗,所以先修黨章以確保主席職位?還是馬英九主席自以為是認為國民黨2014年選情依舊樂觀,選輸選贏無關宏旨也無關黨主席負責乎?
國民黨一家之事,因為黨主席的低民調,成為全民公憤的對象;「一個太陽」黨章修正案的通過證明了國民黨不敢與馬英九切割,已經注定2014年甚或2016年的民心走向,民眾是否一如既往在總統大選的態度選擇上,在國民黨「施政不利」與「兩岸和平利多」之間擺盪,繼續秉持「對國民黨執政安心、對民進黨不放心」,亦或兩相抵銷,進而影響兩岸局勢的發展,勢必成為未來三年關注兩岸議題人士的焦點。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