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老虎」紛紛現形,使得石油系統看起來更像一個虎穴。中共中現在是入虎穴,打大老虎,加大反腐力度。 |
(本報訊)連日來,中共反腐大戲連台。繼中石油副總經理李華林、長慶油田總經理冉新權、中石油總地質師王道富、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兩天內落馬之後,國資委主任、前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職並接受中紀委調查。這表明,中共反腐鬥爭走向縱深,「打虎」行動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
法國《歐洲時報》的評論文章表示,什麼算是「老虎」?腐敗分子級別高、涉案金額大、對國民經濟破壞性強,三者居其一就應算作老虎。而三者得兼,則非大老虎莫屬。從級別上看,蔣潔敏是十八大後第一個被調查的中央委員,一旦貪腐事實查清,就是一隻夠級別的老虎。
據媒體報導,蔣案涉及兩件大事:一是其任內主導的海外併購,海外有專門的機構把貧礦包裝成富礦賣給中石油;二是國內油田與民營企業合作,中石油在國內的一些項目上,涉嫌將富礦包裝稱貧礦與民企合作。這一外一內的貧富轉化牽涉的關鍵詞都是油田,一旦有問題就不是小「貓膩」,一旦被查實就可能是大老虎。
「油老虎」紛紛現形,使得石油系統看起來更像一個虎穴。石油產業作為中國經濟支柱性產業,在歷史與當下均占有重要地位,關係到國計民生。正是因此,石油系統以其壟斷的市場地位,龐大的資源權力,相對封閉的管理體系,人事上的近親繁殖,給人以位高權重的神秘帝國印象,也養成了一批驕兵悍將。
在這樣環境極易形成監督缺失、制約失衡和利益輸送、權力尋租的腐敗土壤。在管理層、技術業務骨幹相互提攜、相互幫襯的「圈子文化」中,形成利益均沾、相互保護的共同腐敗現象,同時也給腐敗案件的查處帶來難度。
類似的現象不僅僅中石油一家國企所獨有,也並非僅僅石油系統所獨有。與石油一樣,糧食對於國家安全以及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掌管國家戰略儲備糧的大型國企,中儲糧系統具有戰線長、覆蓋廣的特點,而且其駐點基本不受地方的監督和制約。
不久前,中儲糧系列貪腐案爆發,百餘名「碩鼠」落網,揭示了該系統垂直管理絕對化的弊端以及小官大貪的獨特現象。今年5月,中央第一巡視組進駐中儲糧,重點檢查幹部選拔,加強權力監督。
與地方常見的行賄受賄、買官賣官腐敗方式相比,國企腐敗分子是直接將全民所有的資產當作個人資產,國有資產的守護者、管理者變身成監守自盜者。這一點最為民眾所痛恨。中共加大國企反腐力度,意味著反腐鬥爭進入一個攻堅克難的新階段,收獲的不僅是一城一池,收獲的更是民心。
有輿論認為,「石油系四大金剛」 以及蔣潔敏的落馬,再次提出了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問題。誠然,國企領域一直以來以其行業壟斷、政企不分等飽受詬病,體制弊端成為腐敗溫床這一點也不容否認,科學、系統、持續的機構改革勢在必行,但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11月召開,政府機構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或將是重要的議題,改革的方針、部署必將依次展開,且需要一定的時間內,甚至較長的時間來落實並收獲成果。國企領域反腐還需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下,本著亡羊補牢的精神進行,同時不斷總結經驗以利制度創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