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空中奇異的白熱光提供證據顯示,地球上所有黃金可能都是由死亡恆星碰撞鍛造而成。 |
(本報訊)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太空中奇異的白熱光提供證據顯示,地球上所有黃金可能都是由死亡恆星碰撞鍛造而成。天文學家長期以來深信恆星核心融合反應會生成碳和氧這類輕元素,但無法生成較重的元素,如黃金。
學界一般認為,黃金是恆星爆炸(超級新星)的產物。但這無法完全解釋,太陽系中黃金數量稀少的原因。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史威夫特(Swift)望遠鏡6月觀察到死亡恆星撞擊產生的伽瑪射線爆。這個爆炸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1光年約相當於9.46兆公里。
爆炸持續時間不到1秒。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柏格(Edo Berger)研究團隊利用地面望遠鏡和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1道白熱光持續了好多天。研究人員表示,而這道光中的紅外線可能證明,宇宙撞擊過程生成金這類重元素。
這份研究報告即將登載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報告指出,黃金生成方式與銀河類似。報告沒有鑽研地球上含有豐富金礦的原因,不過先前研究指出,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可能藉由流星雨來到地球。 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天體物理學家羅斯沃格(Stephan Rosswog)說,如果這份報告詮釋正確,「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大發現」。
地質學家解釋黃金的形成為來自相當深處的隱沒帶(地殼)的岩漿侵入地表之下,形成富含金屬元素(包括金 Au )的火成岩體。豐沛的雨水順著裂隙流入地下深處,進入火成岩體之後,因溫度增高而又順著裂縫上升至地表,同時把金銅等金屬離子由地表深處帶到地表,並富集於有孔隙的石英安山岩或岩層的裂隙當中。礦液滲透而沈澱出有足夠開採價值的黃金 in礦脈。(英科學家發現 39億年前隕石撞擊地球形成黃金。
事實上,在2010年時,科學家根據最新進行的研究表明,我們現在生活中接觸到的黃金、白金以及一些其他貴重金屬都是來自遠古時期的隕石。通過使用同位素測量的方法,科學家在對早期地殼形成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些元素是後來添加上去的,這就是說明,來自外太空的隕石是黃金等貴重元素的主要來源,而且,隕石對地球的撞擊也可能帶來了水和其他生命需要的因素。
看似遙遠的隕石卻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現實生活中的手上戴德結婚戒指,脖子上的金項鏈,甚至在你的汽車上放置的尾氣催化式排氣凈化裝置中的鉑金,所有的這些都是來自39億年前大量的隕石撞擊地球,在這段時期內地球積累的大量隕石,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所使用到得貴重金屬。
某些金屬,例如金,鉑,鎳,鎢,銥等,被地球核心處的鐵吸引,而地球內部的高溫環境開始起作用之後,這些元素都逐漸遷移著地球核心位置,並參與了熔化過程。因而,地殼中的這些貴重金屬元素的來源是較為不同尋常的。地質學家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理論來解釋這個難題,通過相關的研究表明,在38億年至40億年前的原始地球上,受到不同尋常的大量隕石撞擊,從而在早期地殼中「嵌入」了我們今天所喜歡的閃亮金屬,這些金屬在地球地質演化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吸收到現代地幔中。
這個假說在一定程度上在月球環形山的研究中被證實,在同一時期月球形成的環形山,也可以推演出這個理論,也同時也說明,在38億年至40億年前在這段時期內,不僅地球受到大量太空隕石的撞擊,而且月球也未能幸免。這篇關于地球貴重金屬起源于早期地球受到的隕石撞擊的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為相關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支持。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