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韓出現憲政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不禁令人聯想到,台灣是否也會如此? |
(本報記者于飛特稿)南韓出現憲政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不禁令人聯想到,台灣是否也會如此?
2012年,是個末日預言甚囂塵上,所謂地球更新的時代,這一年的初始,台灣原本很有機會出現女總統,但畢竟功敗垂成;這一年的末尾,與台灣關係密切的南韓,卻選出了女總統。
儘管南韓的經濟表現已優於台灣,但以出口為動力的成長模式,仍然碰到歐美市場衰退、新興市場成長趨緩與年輕人就業等問題;在不安氣氛下,保守勢力抬頭,加以朴槿惠的父親在帶動南韓經濟發展的功績,都使朴槿惠與她所代表的保守派執政黨取得有利地位。
至於南韓的選民結構,在高齡化與少子化影響下,保守的中老年選民偏多,這亦是執政黨的優勢。
另方面,選前北韓發射火箭,雖然對國際社會示威的企圖多於干預南韓大選,但在選前的敏感時刻,仍對南韓人心造成部分影響,反北韓立場堅定的執政黨,因而更受到保守選民的支持。
就這幾點而言,台灣與南韓的環境很類似;不同的是,在南韓,有利條件都集中在朴槿惠身上,但台灣卻不盡然在蔡英文身上。例如,儘管國民黨的經濟施政表現不如人意,但人民不見得相信民進黨可以做得更好。又例如,台灣的中高齡選民,向來較偏好國民黨,台灣的老年化與少子化嚴重,這幾年內,若國民黨不再繼續剝奪中高齡者的福利,則民進黨並無顯著的施力點。
再例如,南韓人民對北韓仍多存忌憚,主張與北韓交往、援助的在野黨未能獲勝。但台灣與大陸交流密切,中共也從過往經驗中摸清台灣人心理,不再使用武力恫嚇那一套;甚至,從馬英九今年的勝選可看出,台灣人民對兩岸繼續交往的期待,多於保守封閉,這一點,更是民進黨亟待突破的。
由此觀之,即使三年後蔡英文再度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即使她個人魅力依舊,但民進黨卻沒有重大進步,在現有的條件與結構下,台灣要出現一位女總統,似乎仍有相當難度。
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好好做,足以脫胎換骨;如果因循虛度,左三年右三年依然一事無成。其實,前述幾項影響大選的關鍵,民進黨都有發揮空間,一切只繫於他們能否擺脫舊思維,採取新行動。
以今年的表現來看,民進黨繳了白卷,即使蔡英文個人,也嫌行動力不足。來者可追,台灣能否創下女總統的紀錄,還有三年可醞釀;只是,在這個大重整的時代,靠的不是時勢造英雄,而是英雄要更積極地創造時勢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