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到2013經濟工作重點,媒體稱之為「習六條」,外界高度關注與肯定。 |
(本報訊)中國大陸領導班子更換後,第一次政治局會議於月中召開,根據媒體的報導將以「習六條」作為2013年經濟工作重點,也揭開習李體制下大陸經濟新一輪的衝刺方向。這可以作為未來十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新起點、新觀察點。
從習近平接任總書記至今,樹起了肅貪大旗,同時強調要幹實事,常委中有人強調不要照稿宣讀,要有自己的主張看法,否則場面話是會被打斷制止。這些小細節在在說明新領導團隊的新風格,是可以令人期待的。
按照中共現有體制,中央政治局在每年年底的會議中,要提出下一年年度經濟工作方向,這將成為新年度經濟政策的指導綱領,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這段期間以來,黨最高領導人的談話內容自然會成為觀察重點。
習近平日前在黨內所提到的工作方向有六條,被媒體稱之為「習六條」。內容包括:1.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2.擴大內需消費與投資雙管齊下,3.支援企業牽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4.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5.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6.穩步提高社保統籌層次和保障水準。
前二條的總體經濟政策目標仍然以維穩為主軸。其中的總需求項目,由於貿易淨額不能完全操之在我,因此總經政策的重點在於政府與民間的內需,將承擔穩增長的政策責任,而民間的需求就落在消費和投資上。
這一方面回應部分輿論所指,中國大陸今後的經濟發展不再能僅依賴投資的累積。另方面以目前總需求的構成因子中,也不能完全排除投資的份額。因此須要在投資的內容、主體、方式、評估、效益上,做更細膩的規劃,才能真正達到透過投資需求,既滿足總體目標,更可以通過個體檢驗標準。
「習六條」的後四條,則以「調結構」為另一主軸,包括前二條的自主創新和城鎮化,後二條更涉及稅制當中的「營改增」及社保體制等之變革。這些也都是培養國內消費能力翻倍的基礎工作。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是許多國家在發展商業服務業時,避免對不同階段增值的重複課稅,所必須進行的稅制改革。最後,也才能為健全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予以完備化。
至於,社保體制若不健全,除了會加深貧富差距下,弱勢家庭生活條件的相對剝奪感外,將潛藏成為社會動盪不安的因子,對大陸社會、經濟、政治的安定是一個威脅。另方面,當社保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那麼民間的超額儲蓄也必然無法消除。此時,要提高民間消費、擴大內需,將猶如緣木求魚一般。
所以,綜觀「習六條」所勾勒的中國大陸明年經濟政策,若與過去胡溫體制下的經濟政策作對照,其實是可以看到一些新意。當然,年度經濟政策必然融入「十二五」計畫當中,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不同領導人自然也會從綱要性的計畫中,萃取出不一樣的內容,這是關注這次經濟工作重點的另一角度。
從最近一連串中共新領導班子的政治動作和作為來看,這將是一個實事求是、有目標、有行動力、並且會對民意作出快速回應的政黨。對照當前台灣執政黨的情勢,或許會有我消彼長的喟嘆。
因此,這對兩岸關係會有什麼影響?甚至,兩岸各自對區域性經貿整合的策略,會有怎樣的調整和因應?都是在觀察中國大陸明年經濟政策定調之後,所可衍生的議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