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一中憲法,即便從1991年開始經過七次修憲法,憲法主體完全沒有更動。 |
(本報記者郭承啟特稿)民進黨如果無法面對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就很難執政,這裡所謂的「難執政」,不必然是說民進黨以目前這種「混」的或是誠如本報記者陳紫衣所形容的「廢話」兩岸政策,完全不可能在2012年取得執政權,而是說就算民進黨贏得政權,想要穩定執政,台灣社會不動盪都很困難。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一中憲法,即便從1991年開始經過七次的增修憲法,但是憲法的主體完全沒有更動,總綱關於國家領土主權範圍保持從大陸帶來的原狀,即便是獨派擴大解釋說,七次修憲以及總統已由台灣2300萬人自己選出,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仍舊改變不了台灣與大陸同屬中華民國一部分的事實,也就是憲法一中的法理規定。
當然,任何國家的憲法,沒有說不能改變的道理,關鍵是否對人民福祉有利。台灣經過七次的修憲,但均維持這套憲法的一個中國架構,所以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國兩區,即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關係。這是台灣島內一中憲法的現狀,不遵守就是違憲,除非民進黨能力制定一部新的憲法,陳水扁執政時期都坦言作不到,所以民進黨若不去面對現有的中華民國一中憲法,根本是在自欺欺人。
就兩岸關係部分,不面對一中問題,當然是否定「九二共識」,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識,除非民進黨能找出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一中原則的另類表述。兩岸必定是沒得談了,想保持現在這樣和平穩定發展的情況,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可能性,再者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已高達七百多億美金(2010年據財政部部統計數據是771.6億美金),若經貿發展停滯或後退,也不是台灣承受的了的重。何況,以大陸現有的綜國力,與八年前扁執政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可是,觀諸民進黨幾位有意參選總統的領導人,所提出來的兩岸論述來看,人們對於民進黨能否提出可行的兩岸論述,實在不抱太大的希望。
前副總統呂秀蓮提了不知所云的「九六共識」,接著原本主張「一中憲法」的謝長廷退倒嚕到所謂的「憲法共識」,然後蘇貞昌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精神,擴展出來的「台灣共識」。統統看不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的進步性,與可行性。
原本謝長廷的「一中憲法」本是最符合台灣法理的現狀,且最有可能藉此和對岸創造出協商的條件,結果這個一中憲法謝不敢堅持,被馬英九拿去用。呂秀蓮的「九六共識」只是一種變相住民自決的說法,自已選總統,就表示台灣主權獨立,如果這說的通,香港特首就將開放直選,屆時是不是香港也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呢?
至於蘇貞昌所提的「台灣共識」,不曉得蘇本人怎麼看「正常國家決議文」,這個決議文與「台灣前途決議文」孰才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呢?而這兩項決議文基本是對撞的,有衝突的,大概連蘇貞昌本人都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吧!這也難怪,謝長廷質問蘇貞昌:你要怎麼反對一中各表?中華民國憲法你全盤接受嗎?
至於蔡英文更是莫名其妙,要參選總統,黨內要求其提出施政方針,進行黨內辯論,蔡竟以黨內團結為由拒絕,當年在陸委會主委任內曾隻身力阻陳水扁承認「九二共識」及回復國統會,難道不需要在參選時就其憲法認同及兩岸政策,經由辯論向綠營及民眾交代清楚嗎!
不管同不同意、接不接受,因為文化歷史的原因,以及地綠政治的關係,加上大陸日益的強大,未來無論是那一黨執政,對岸的13億人口對兩岸統一的意圖,絕對無法視而不見的,民進黨及其支持準備好面對沒?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