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的新疆騷亂事件,壞事變好事,為大陸的民族政策轉變帶來了新的契機。 |
(本報訊)美國《世界日報》5月6日發表名為「北京治疆新政的宏大企圖」的專文,文章表示,去年的新疆騷亂事件並沒有演變成另外一個「西藏問題」,卻為大陸的民族政策轉變帶來了新的契機。
文章強調說,一直到新疆騷亂發生之前,北京的民族政策基本上秉持了歷史傳統和建國之後導入的蘇聯模式,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強調民族平等和給予少數民族特別待遇的雙軌制。但是,新疆騷亂的結果是,這樣的民族政策在新的全球化形勢之下,可謂是兩邊不討好,維族認為漢族欺淩壓迫少數民族,而漢族則認為政府姑息維族的不法衝撞。
中南海顯然聽到了民意的呼聲,更看到了新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騷亂之後緊鑼密鼓醞釀「前所未有」的民族新政,如今,七個多月過去之後,這個新政已經呈現出整體的面貌。
毫無疑問,新政需要新人,「新疆王」王樂泉調離新疆,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接任。王樂泉去職,是到中央高升,擔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這就表明,北京肯定王樂泉過去十多年的「鐵腕治疆」的成績,並非是犯錯誤離開。這次新疆換人,並非臨時安排過渡,而是中國大陸民族政策的新轉變。
張春賢任新疆書記,非過度安排,是大陸民族政策的新轉變。
張春賢這個人選,除了他的親民改革形象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他治理多元族裔共存的湖南,在少數民族問題上有新的思路,另一個是他擔任過交通部長,未來把新疆和內地連通起來,他有別人難有的管理背景。換人當然為了新政,新政何在?
在新疆騷亂之後,中央派遣多撥調查組考察團進疆視察調研,人數達400人之多,涵蓋國務院所有部位,副部級以上官員就有數十人。張春賢上任後,中央將召開治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疆工作座談會,全面出台新政,為張春賢背書,更為治疆訂出藍圖。
中央支援新疆的模式,表面上模仿西藏,由各省市埋單,這也是解決富裕地區,比如上海廣東等坐大的一個「一箭雙雕」模式,但是,與西藏不同的是,中央將通過把新疆納入中國全球化網路,或者是經貿網路的方式,打破原來將少數民族地區「分割治理」的「自治區、自治州」模式。既讓少數民族充分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也逐步取消少數民族的許多「特權」,尤其是法律上的「特殊對待」。
這樣,就可以讓漢維以及其他民族真正在共同繁榮的基礎上融合,不會因為不同的「厚此薄彼」而產生矛盾抗爭,大家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共同的法律原則,社會自然就會和諧,並由此鏟除因為貧富差距而滋生的宗教極端主義土壤、分離主義土壤。
新疆穩定了,就可能成為中國大陸邊境穩定,睦鄰友好的新王道樂土。
以前的治疆思路,漠視了少數族裔參與中國大陸經濟大發展的權利,「小恩小惠」的優待措施,不能籠絡新疆維族的精英,也不能解決大部分維人的經濟貧困現狀。
如今,共同的發展,共同的機遇,自然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新疆長期無法解決的南疆貧困現狀,當喀什、和闐、克孜勒蘇柯爾克孜等南疆重鎮納入中華經濟圈繁榮崛起的大環境中,分離主義、極端宗教勢力就自然失去了策劃騷亂的土壤,新疆才能真的長治久安。
有利的是,維族比藏族懂得經濟,喜歡經濟,樂意發展經濟。
不僅如此,新疆穩定了,甚至變成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和新的增長點之後,顯然就能成為帶動周邊中亞五國的積極向心力。如此一來,這個本來被許多勢力視為可以擾亂中國崛起,可以夢想建設大伊斯蘭帝國的多事之秋之地、騷亂紛爭之地,就可能成為中國大陸邊境穩定,睦鄰友好的新王道樂土。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