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二八突擊隊長陳明忠:在寬鬆補償條件,出面申請僅有八百多件,不少還是五○年代的,顯示事件被誇大。 |
(本報記者關行男特稿)馬上又是二二八紀念日,1947年台灣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在台灣始終是個被政治扭曲真相的事件,最初是國民黨政府的刻意壓抑,隨後又是民進黨與台獨人士的扭曲誇大。二二八基金會多年來只受理了800多件受難者的補償案件,這與外界宣稱當時殺了一萬多人,完全不符。
1947年,國民黨政府與解放軍的內戰正在大陸各地展開,其中尤以東北地區的戰鬥更為激烈,國共雙方在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介入調停,打打停停下,國府軍隊士氣受到影響,國、共兩黨正處在一個敵我勢力消長的關鍵階段,僅僅一年後的1948年,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拿下長春、瀋陽、錦州,國府軍徹底瓦解,從而失去軍事主動,陸續在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失利。
1947年,台灣因為取締私菸,台北爆發二二八事件,國府軍來台平定暴民後,台灣社會對來自大陸的文武官員與平民百姓,充滿著隔閡與偏見,數十年來,事件死傷人數不明,台獨人士宣稱有國府屠殺上萬人,但二二八基金會成立後,在寬鬆的補償條件下,出面申請的僅僅有800多件,顯示事件真相可能被誇大。
二二八事件加上大陸軍事與政治的接連失利,造成了美國政府以為推動台獨,可以保護台灣的利益。美國總統杜魯門的草率,加上白宮國安會的自以為是,正是如今台獨運動在台灣的濫觴。
根據美國去年出版Jay Taylor最新版的蔣介石傳,其中提到美國政府當時認為,不讓毛澤東或是蔣介石控制台灣,對台灣與美國是最有利的結果。杜魯門批准一份機密的政策報告,同時將台灣獨立列入其中。在白宮國安會的會議中,態度高傲,非常仇視國府的國務卿艾契遜,強調美國隱藏將台灣自大陸分離的主張,是很重要的。
這份機密報告提到台灣可以交給聯合國託管,但如果要讓台灣避免落入共產黨控制,就是非常謹慎地推動台灣獨立或是台灣自治運動。由於內戰過程中許多國府將領投入解放軍陣營,美國擔憂台灣的國民黨將領,也會與解放軍私下勾結。
二二八事件後,美國處心積慮分裂中國領土。
美國政府內部當時有一個想法,就是由比較自由派與有效率的將領接管台灣。艾契遜當時指派美國駐華大使館的一位領事Livingston Merchant,到台灣實地研究島內的政治情勢。這位領事事後向華府建議,找當時的代總統李宗仁解除台灣省主席陳誠的職位,改派孫立人將軍為省主席,美國大使司徒雷登向李宗仁反映這項建議,李宗仁無奈地說,只有蔣介石才能做這事。
就在此時,東京的麥帥發函邀請孫立人訪問日本,孫透過陳誠尋求蔣介石的同意,蔣大怒,但仍然同意孫訪日。麥帥告訴孫,國府已經完蛋了,若孫可以負起台灣的安全責任,美國會支持孫,孫當時表示,他忠於蔣介石。
孫立人事後寫信告訴華府的美國友人,提到麥帥建議讓台灣成為自由省,華府的中情局官員知道這封信的內容後,轉告中國大使館,提醒注意孫的動向。
這段往事說明了二二八事件後,美國如何處心積慮地為了美國的利益,分裂中國的領土。又如何的造成了蔣介石對孫立人的不信任,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孫立人事件、台獨運動,這些國府到台灣後的動亂,其實都來自美國的政治野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