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民族主義怒火的助燃下,菲律賓對華人的偏執態度,在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所有權的文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本報訊)當全球都在關注馬航MH370航班神秘失聯事件之時,沒有人注意到大陸的海警船出現在了仁愛礁附近。仁愛礁是南沙群島中有爭議的部分島礁的一部分,目前由「謝拉.馬德雷」號軍艦上的一些菲律賓軍人把守。大陸的海警船拒絕允許菲律賓運送每月兩次的補給。
4月27日,就在歐巴馬訪問馬尼拉的前一天,美國與菲律賓簽署了一項協議,允許美軍擴大使用該國的基地,其中可能也包括蘇比克灣。據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的評論文章表示,菲律賓在1992年以違憲為由,不再允許美國使用那裡的基地。隨著中國大陸施展影響力,宣稱擁有對大部分南海島礁的主權,華盛頓與馬尼拉的外交舉措既是為自己打算,在許多菲律賓人看來也是出於迫不得已。
文章說,不過,儘管菲律賓擁有反對帝國主義的歷史,但歐巴馬在菲律賓還是贏得了民心。菲律賓2013年11月份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颱風「海燕」襲擊之後,美國政府提供了數千萬美元的援助。這筆援助非常關鍵。也就是說,儘管菲律賓人忘記了歷史,但他們記住了慷慨之舉。
美國對菲律賓的看法始終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歷史學家斯圖爾特.克賴頓.米勒表示,19世紀90年代,美國剛獲取的「夏威夷、中途島和帕果帕果」就成為對華貿易的墊腳石。
米勒提到,19世紀末,在美國圍繞是否兼並菲律賓的問題發生的爭論中,帝國主義者和非帝國主義者都深知該島國作為赴華船只的裝煤站的重要性。菲律賓對美國的價值始終在於它相對於其龐大鄰國的戰略位置,以及它作為美國駐太平洋艦隊的軍事據點的可行性。
不過,華人血統和文化是菲律賓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約有20%的菲律賓人有華人血統。菲律賓與中國人(尤其是福建人)的貿易、通婚和文化同化可以追溯到1521年之前,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菲律賓之前。
當然,菲律賓對中國偏見的歷史與其殖民歷史密不可分。美國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後占領菲律賓時,把對「黃禍」的恐懼帶到了這塊新屬地。正如西班牙限制中國人前往菲律賓以及在該國做工一樣,美國人也照搬了之前殖民者的偏見,理由是這會危及某些地區的良好秩序。
文章稱,長期以來,華人企業家在本地貿易和菲律賓全國性企業中的支配地位動輒引起憎恨。在菲律賓富豪榜上,經營購物商場的大亨施至成排名首位。儘管施氏帝國的貪婪顯然只是企業的貪婪,而與民族無關,但在許多菲律賓人看來,這兩個問題顯然是密不可分的。社交網絡上的憤怒聲討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在民族主義怒火的助燃之下,針對華人的偏執態度在有關菲律賓對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所有權的文章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中國大陸的「好戰」姿態和菲律賓的民族主義憤怒情緒的雙重作用下,加上歷史偏見和現代經濟宿怨,歐巴馬簽署的條約將進一步損害菲律賓主權。
文章稱,菲律賓將再次擴大外國軍事勢力在本國的權力,將繼續實施違背憲法的行為。不過,國民的潛意識也發揮了推動作用,引發了雙重情感,而且使得該國在南海的棋局中別無選擇。菲律賓人在反華敵對情緒的刺激下,將接受美國飛機和軍艦進駐本國領土,再次與美國的利益拴在一起,而中國則繼續不斷崛起。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