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也許台灣政治不可能有「Change」,但我們拍連續劇的人,是不是可以先「Change」一下。 |
(作者:資深媒體人陳敏鳳)台灣政治戲碼醜怪特多,難看到家,當然其他國家的政治恐怕也好不到那裡去。但最近有一部日本的連續劇「Change」,在台灣上演,對於日本政治的一些陋習有很嚴格的批判,加上戲劇化的手法,將這部描繪枯躁無聊政治,轉化非常好看的戲劇,也具有發人深省的內容。
這部連續劇不能算是新片,在日本早已經上演一段時日,台灣也發行錄影帶,但是重看,還是覺得非常有意思,片中木村拓栽飾演一位家族政治的二子,本來因為痛恨政治,尤其常以必要之惡,作為掩飾,因此他轉赴他鄉,當起小學老師,遠離政治。但因為其國會議員的父親及可能繼承衣缽的兄長,突然空難逝世,使他不得不在母親的期望下,接續政治事業,補選國會議員。
而故事就描述這位年輕的國會議員,在複雜的派系政治傾軋中,意外當上日本首相,背後推他上台的黨內大老,是要他做假的,撐一段日子等待改選,沒想到這位朝倉啟太,認真做起來,還進行了許多政治改革。這麼戲劇化的政治過程,再配上編導一些漫畫式的趣味橋段,加上每個演員演技出色,非常有可看性。
整個故事中,最常引人深思的對話安排,就是資深議員會對這位國會王子首相說,我在你身上看到了當年參政的身影,也回想了參政的初衷。這句話可能代表了日本國民對日本當前政治人對嚴格的批判,日本派閥政治之間的角力,每個人只謀自己的權力,棄國民的生計於不顧,早令不滿,而劇中爆露的政治內醬缸似的陋習,更引人共鳴。
這部連續劇雖然描寫的是日本政治,但政治的醜陋似乎舉世皆然,看到劇中一句句精彩的對話,對那些政壇老手深陷權力遊戲、沈迷打關係、政治結盟等深淵,忘了自己從政時的理想,忘了政治是為國民服務,就心有悽悽然。
除了政治人物,這部連續劇也對龐大的文官體系,也進行了批評,這些官僚長久在公務體系,安逸的環境讓他們只知道依例做事,完全沒有創新看法,對於這位新任年輕首相若干創意的作法,完全無法認同和配合,成為有作為政治人物的絆腳石。這種描述也因貼近政治現實,也十分吸引人。
當然,這部編導為了讓戲好看,帶給國民希望,這些古老的官僚和政客,最終在年輕首相的誠意感召下,都能一一配合,只因他們都從首相身上,看到自己當時年輕的理想和從政的初衷。
很多人看了這部連續劇,都會說,希望政治現實裡也有一位這樣的首相。但戲終歸就是戲,政治現實裡,如果有這樣一位政治人物,恐怕早已被迫退出政壇了,不可能出頭。只能在戲劇裡,找到每個有選票的公民,心中共同的夢想罷了。
這部連續劇除了政治外,還讓人看到日本人專業和用心,像過去白色巨塔和這部「改變」,要拍攝之前,一定會深入了解醫界和政治界的生態,不會胡亂拍攝,亂編一通,根本無法說服觀眾。
也許台灣政治不可能有「Change」,但我們拍連續劇的人,是不是可以先「Change」一下,畢竟戲劇是最好的宣傳,當台灣政治文化水準低落之際,也許政府該好好地支持一下這種有助於提升國民政治文化的文化產業吧,不要成天兒女情長的,不食人間煙火。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