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習近平審視度勢,建構出兩岸關係的戰略圖像,以馬習會來表明台灣大選後的兩岸情勢走向,大勢底定。 |
(作者:政治評論者木喬)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經大格局的風險評估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拍板定案馬習會;接著,按著步驟展開「明、暗」,「軟、硬」兩手策略,繞過國台辦系統直接指揮嫡系人馬,針對台灣政治情勢的短、中、長期,展開戰略布局。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台灣主要政黨領袖與檯面上政治人物,願意認真思索習近平戰略布局的,如鳳毛麟角;日前,終於有人看懂這個圖像,總結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就是:做好最壞打算、做足最充分準備。當習近平率領的新的對台班子已經這麼做了,台灣的政治人物是否該有所覺醒了呢?
根據筆者掌握的最近訊息顯示,在這個月一日方有北京重要涉台單位,接獲指示要「進行新加坡馬習會的事前幕僚作業」,同時補上了一句話「國台辦到這個時刻還在反對,習大決定繞過既有系統直接下達指令」。更重要的是,這群核心幕僚在馬習會之後,十分清楚馬習會不是要幫主國民黨贏得明年大選,更非介入台灣內部選舉事務,而是要清楚地告訴台灣與國際社會,現在發球權在我們手上;同時,也要清楚地宣示,除非台灣內部自己出現重大因素影響整個政治結構,以習大大布局的戰略圖像,明年台灣大選之後的兩岸情勢走向,已大勢底定。
這個走向是甚麼,大家心知肚明,也不用再點破;未來誰能夠影響國內政局,看起來都不是現階段個整黨的檯面上政治領導人或意見領袖,而是那些潛藏在校園、社會角落的年輕人;已經被「去中國化教育」成功洗腦的新一世代,對於國族認同的傾向,有高達六成的人反中,這一點才是最令中共高層震驚的事!
這群年輕人可以讓國民黨垮台,自然也有本事讓民進黨下;這個足以影響台灣政治結構的巨大變數,在明年之後一定會「趁勢再起」。在馬習會後各種框架、底線、紅線再明白不過之際,中共對台高層唯一的就剩下「台灣年輕世代」問題了!
也就是說,兩岸未來發展的道路,其腳本習大大早已在心中構思完畢;對中共對台領導高層而言,確實已不在乎哪個政黨上台,而是被迫要更關注「是甚麼樣的拉捨力量,足以讓這個政黨一夕間垮台?」這股不確定因素的力量,才是北京高層內心真正的焦慮所在;面對台灣看似紛亂的政治局勢與政黨惡鬥,這些對習近平而言已經一點都不重要。從這個角度檢視馬習會後,台灣檯面上各個政治人物的反應與言行,根本已無關宏旨。
所以青年工作是中共對台接下來勢必會加大力道,台灣的青年族群也已經成為新一波的中共「統戰對象」。問題是,我們各政黨要如何因應這個情勢?是因勢利導而是全力防堵?看起來,這又回歸到政黨意識形態的根本深層問題上:這個政黨是認同一中還是反對一中的政黨?
也就是說,台灣政黨領袖不可能繞過一中這個「怪圈」,除非中共能夠先默許中華民國在國際場合的生存空間,否則一中在青年族群的認同度只會愈來愈低。這雖是後話,但重要關鍵是,各政黨能不對一中表態嗎?
從這樣的內部消息爬梳而來的中共新一波對台運作思維邏輯,泛藍陣營的最佳代言人,絕對不會是馬英九,更不會是可能會大輸的朱立倫,或是過氣的宋楚瑜;巾幗不讓鬚眉的洪秀柱,反倒成為可以搭起這座橋梁的適當人選。相對的,泛綠陣營既使明年順利全面執政,但蔡英文如果想要以內政治理紛擾為由拒絕談判兩岸政治性議題,恐怕只會加速民進黨在兩岸議題發展上的邊緣化;同時依這樣的邏輯,中共對台高層也定會找出更能夠體察兩岸新情勢變化的「綠營兩岸代理人」,繞過蔡英文的執政團隊,達到「對台灣政局產生影響與箝制的兩手策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