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楚瑜的可能參選總統,究竟對選舉形勢變化,是帶來正面還是負面的衝擊,不是一個容易說出答案的問題! |
(作者:專欄作家陳淞山)宋楚瑜的可能參選總統究竟對2016的選舉形勢變化,是帶來正面還是負面的衝擊?其實不是一個很容易說出答案的問題!畢竟,這不只是泛藍陣營分裂投票或棄保效應的簡單數學問題,也不會只是候選人個人政治魅力、人格特質與政治能力比較與分析的政治常識問題,而是藍綠基本板塊的政治結構是否造成重大影響與衝擊,以及年輕、婦女選票及中間選民的政治板塊往何種方向位移的新政治趨勢問題。
去年九合一大選柯文哲市長的政治旋風與溢出效應,基本上已經對傳統藍綠政治結構產生新的變化,尤其是年輕與婦女選票求新求變的政治效應更對選民的政黨認同度造成新的衝擊,導致變幻莫測的選舉動向更難加以有效掌握。因此,宋楚瑜倘若參選總統雖然一定程度會衝擊到國民黨候選人的支持力度,但是否能夠對泛藍陣營選票基礎產生較大的裂解或是產生棄保效應?其實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宋楚瑜參選效應最重要的關鍵並不在於多少程度瓜分藍綠陣營的選票問題,而是能否因此大幅度影響年輕、婦女選票及中間選民的投票方向問題,若能影響則不僅可以裂解國民黨選票結構,也能同時產生政治棄保效應,對蔡英文可能因此產生有政治影響力的威脅。
然而,假始影響不了這些年輕、婦女選票,則宋楚瑜的參選的政治價值便可能產生「極小化」的結果,重演2012年其得票率僅2.77%的結局,既起不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效應,也對2016的大選結果無法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當然,被外界解讀為「國民黨史上最弱的台灣總統參選者」的洪秀柱若能順利過關獲得國民黨全代會的正式提名,對宋楚瑜最後要決定是否參選總統是有關鍵性的政治作用及助力,不論是否未來有沒有發生政治棄保效應?以及對親民黨立委選情是否產生拉抬帶動的可能結果?關鍵也在於此!
倘若國民黨最後臨時改變提名人選「抽樑換柱」,其結果,宋楚瑜參選的政治價值與效應則頓時化為烏有,難激起任何的政治漣漪與效果。
其實,宋楚瑜可能參選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要報2千年當年被國民黨政治打壓的一箭之仇,讓他與總統寶座失之交臂,也不是脫離政治現實環境想要真的贏得總統大選,以老宋的政治經驗及歷練來看,他相當清楚以親民黨目前的政治實力及個人的政治魅力並不足以改變民進黨即將執政的未來趨勢。
因此,宋楚瑜真正想要的結局是「立法院三黨不過半」,親民黨扮演關鍵少數的第三勢力重要政治力量,以左右未來可能發展的「聯合內閣」及立法院合縱連橫的正副院長改選與政策主導方向。
屆時,親民黨將不再只是台灣政壇的配角,也不會繼續淪為泛藍陣營的政治附庸,蛻變重生的親民黨從此就能夠改變台灣政局發展,尤其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政治變局扮演更為關鍵的舉足輕重角色,宋楚瑜便能因此一雪前恥,重塑他的歷史定位,改寫他縱橫朝野政壇卻落下一個「悲劇英雄」的定位與虛名結果。
等了15年,宋楚瑜終於找到了他值得一戰也義無反顧必須一戰的政治舞台,他一生的政治榮辱與歷史定位終歸要因為可能參選總統而劃下可能的句點,他已經不在乎接下來的政治命運是戰死沙場、退出政壇或擁有新的政治春天的可能結局,他真正在意的是能為台灣留下什麼、改變什麼的政治果實,至於是蔡英文或洪秀柱當選總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親民黨能否浴火重生、東山再起影響台灣未來的政局發展?而宋楚瑜能否發揮政治火車頭的帶動牽引作用?關鍵就在此時!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