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洪秀柱提出「一中同表」,黨內基層反應兩樣情,北熱南斥,使洪原本艱難險阻的參選總統之路,橫添變數。 |
(作者:政治評論者張百達)洪秀柱日前提出「一中同表」,不僅讓整個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出現「地動山搖」,也使自己原本艱難險阻的參選總統之路,更加橫添變數。對此,除了黨主席朱立倫決定通過新的黨的政策綱領文件試圖規範駕馭之外,洪本人近日也分批邀請黨籍立委餐敘,進行溝通及滅火動作。
據《中評社》14日報導,由於本週末國民黨全代會即將處理洪秀柱的提名案,為了穩定局勢,降低阻力,趕在會議之前,洪分批邀請黨籍立委進行餐敘。出席13日餐敘的高雄立委黃昭順會後受訪時表示,希望洪秀柱不要再講「一中同表」,這些論述在南部誰能接受?再講下去大家會死得很慘。
據報導,洪已承諾不會再講。
而另一方面,同樣是《中評社》同日報導,由退伍軍人組成的國民黨黃復興黨部黃國樑(台北市)支部主委孔繁亞受訪時表示,洪出來參選後,基層就覺得國民黨有期待、有希望,更指出洪燃燒起基層黨員的熱情,很多失聯20多年的黨員,最近都來黨部回娘家,繳黨費、領新黨證,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洪秀柱。
上述兩則報導,均指向同一位當事人,卻是完全出現不同的景象與氛圍。
至於這些老兵、老黨員的熱情之所以被重新激發、燃燒,究竟是因為洪的堅毅性格與頑強鬥志,還是洪敢於提出敏感的「一中同表」及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政治主張?又如「中華民國」變成不可說或不存在了,這些一生捍衛「中華民國」的老兵及老黨員還真能夠挺得下去?或只要實現兩岸統一,最終連「中華民國」下場如何也無所謂?甚至,會不會出現燃燒老兵的熱情,卻氣爆立委的選情?
從洪秀柱最近所引爆的兩岸話題與爭論,或可得出幾點淺見與觀察:
首先,如此敏感的政治分歧,不僅出現在台灣內部傳統所謂泛藍與泛綠兩大政治陣營,就連國民黨內部,也出現了外省與本省不同背景族群,南方與北方,以及穿梭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重大差距。
其次,「中華民國」已成為台灣內部不分藍綠的最大公約數,其中包括依據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有關規定,對內實施統治治理以及對外處理兩岸關係的共同基本規範。且不論是洪秀柱的「中華民國政府」,或是「一中屋頂」、「筷子理論」或「大中華架構」,都繞不開如何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嚴肅課題。
第三,不論是胡錦濤、馬英九或蔡英文,兩岸依據各自現行規定處理兩岸關係,基本上就是另種形式的「一中各表」,或是對於兩岸特殊關係的定位與表述。
除非對岸及國民黨否認現行中華民國憲法對於兩岸關係的特殊規定基本上體現了北京方面所要求之「兩岸同屬一中」的精神,否則,兩岸各方都應嘗試從「九二共識」進階提升到「兩岸各自現行規定」,並從中思考未來如何建構有利於兩岸長期和平穩定發展的制度性架構,包括對於有關和平協議課題的探討。
第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法始終寄希望於單一個人或政黨,而是應從歷史客觀環境中出發,逐步尋找、創造、積累乃至主動爭取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各種條件。而任何忽略客觀現實條件的空想或躁進,或許可能讓某些人一時興奮,但任何頭腦清楚冷靜的人都知道其最終結果,將有如鏡花水月,不切實際。
換言之,一昧將兩岸關係發展壓寶於單一個人或政黨,而非主動設法爭取更多黨派及民眾的參與,不僅不利壯大兩岸和平發展總路線,也不符合鄧小平「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方針;同樣地,或以為洪秀柱提出「一種同表」等各種主張,卻毫不考量兩岸關係發展階段,更是違反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最後,從整體來看,不論宋楚瑜主席是否參選,明年蔡英文當選總統應已無懸念。而當蔡宣示回歸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以及「維持現狀」已成當今台灣社會主流民意時,北京所擔心的「急獨冒進主義」發生的可能性,理應可以排除。
此外,民共若能秉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及早揚棄超越阻礙雙方正常互動的政治障礙,則北京根本不需擔心同樣支持兩岸關係能夠持續和平穩定發展的民進黨明年是否重返執政。
但相對地,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歷史進程不斷持續深化,今日洪秀柱所拋出的議題,不論喜歡或不喜歡,有朝一日,終將成為民進黨及全體台灣人民所必須共同思考與面對的課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