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英文說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意味民進黨重新執政不會改變兩岸現狀。 |
(本報訊)蔡英文今年4月15日正式被提名為民進黨2016總統參選人,拋出「維持兩岸現狀」,美、中、台三方都被捲入「現狀定義」的旋渦,蔡英文3日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講,公開承諾當選總統之後,「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這個承諾看似普通、沒有強烈字眼,卻意寓深遠,意味民進黨重新執政不會改變兩岸現狀。
與大陸涉台系統關係密切的《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另一層意義是,民進黨既遵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架構,蔡英文當家的民進黨政府不會走向台獨、更不會有陳水扁時代表的正名制憲運動。這個公開承諾,對明年有機會取得中央執政權的民進黨來說,是一個重大轉向。
接近蔡英文人士透露,對台獨的回應,還可以從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主張,包容不同意見,領導人決策時,須考量社會共識,台灣內部已有廣泛的共識,就是維持現狀。所謂“超越政黨主張”指涉的就是民進黨台獨黨綱,不會以民進黨的黨意或黨章改變國家走向。
而這一宣誓,也意味著民進黨比起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更往中間靠攏,象徵民進黨自此完全承認中華民國體制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不再是過去的半套承認。
今年4月15日,蔡英文正式成為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她開宗明義強調「我參選中華民國總統」,此一說法,綠營群眾心裡很不爽,但是,外部主客環境改變讓台獨空間愈來愈小。
不容諱言,先前蔡英文只說參選中華民國總統,對高層次的國家定位看去付之闕如,予人只為大位與權謀的感覺,CSIS演講進一步拋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關係與和平穩定發展」,也隱含對兩岸的間接定位,並處理兩岸政策與交往面,未來依循憲政體制架構走,以確保政策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民進黨跨出這一步並不容易,對綠營來說,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這是不是意味著蔡英文承認一中?親蔡人士不做此想。
在綠營的認知裡,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範圍含蓋台灣民主化歷程,它不僅是民國35年制定的秋海棠憲法,還包括中華民國在1949年搬到台灣,中華民國憲法在李登輝歷經9次修憲,也經歷陳水扁、馬英九,這部憲法已經在地化與本土化。因此,憲政體制還含蓋台灣整個發展,而不是一部硬綁綁,沒有生命力的憲法。
換句話說,蔡英文依循的是「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並未脫離現實感與真實感,這是正在運作的憲政架構,而是單純的中華民國憲法條文。因為憲政體制是動態的,憲法是靜態的。以此觀之,蔡英文要用憲政架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一場體制的競爭。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