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富豪級的收藏家而言,希望藝術品能夠在家族財富及文化傳承中,產生更大的價值。 |
(本報訊)在香港剛剛展開的春季藝術品拍賣中,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以1.1388億港元成交、雍正帝禦寶白玉九螭鈕方璽則以1.0492億港元成交—瓷器工藝品屢創天價的背後,在藏家以及業內人士看來,是買家們收藏動機的微妙變化。
因為每次都在拍賣市場上對於天價拍品的執著,被冠上「任性哥」稱號的知名收藏家劉益謙,在今年的拍賣市場上,雖然依然以全場最高價買下了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並買下了其他七件珍罕的瓷器工藝品,但是像雍正帝禦寶白玉九螭鈕方璽、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碗等拍品,劉益謙都只叫到了成交價的前一口。
據上海《21世紀經濟報導》的報導,隨著龍美術館的運營逐漸步入正軌,我現在購買藝術品也越來越從館藏需要以及學術上進行考量。劉益謙說,像此次購買的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還是在1975年,40年後當它再次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可遇而不求的藏品。”
劉益謙坦言,在前兩年的拍賣會上,他不僅會買清三代的瓷器,也會購買明代的官窯,其實,官窯瓷器的話語權一直不在我們這裡,無論是國內,還是香港的拍賣,海外市場的熱點往往都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對於他來說,在收藏官窯瓷器的時候,一直也是收藏大家沒有爭議、開門見山的,但是隨著龍美術館舉辦一系列瓷器展覽,從去年的雞缸杯大展,到今年的康雍乾大展,我收藏的物件也開始有所側重,更加注重瓷器的學術性以及審美價值。
在今年的香港春拍中,藏家對於好東西的追求熱點一點兒也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上海道明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瓷器專家魯飛飛則說,說實話,在拍賣場上,許多藏家對於精品的追捧,讓我們這些久經拍場的人都十分感到意外,就拿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碗來說,最終的成交價格讓我們非常感到意外,要是在去年,這個價格肯定到不了,但是在今年春拍中,就是成交了。”
拍賣之後,魯飛飛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藏家一下子對於精品敢於如此出高價呢?在魯飛飛看來,這主要還是與新入藏家思路的改變息息相關:「過去,我們考慮一件瓷器工藝品的價格,往往從以往的拍賣價格,以及目前的市場行情進行判斷,因而在最終價格的確定上往往會十分保守。」
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要藏品是屬於稀缺的品種,就一定會千方百計地根據自己的實力購買下來,他們所關注的並不是在於這件瓷器工藝品能夠帶來多大的收益,而是他們能夠對於自己的收藏地位能夠有多大的幫助,並希望其能夠傳世。
因而,從今年的市場上來看,許多新入的藏家,其收藏品味是非常高的,據他從場面上觀察,不少購買重器的藏家都是首次進入拍場,而一出手就是幾千萬的瓷器精品,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
當金錢對於某些人來說,已經只是一個數字的時候,他們所關心的是藝術品所能帶來的影響力,也希望藝術品能夠在家族財富及文化的傳承中產生更大的價值。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