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岸現階段應以和為貴,以信為本,「維穩」一樣是兩岸現階段最佳的選擇,也最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
(作者:政治評論者萬里天)由於日前拙文「2016主打兩岸是畫錯重點 」引發網友間若干爭議,故今日再深述其中若干爭議,以明論述要點。
首先,請大家先想清楚,政府存在的目的為何?政府與政權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當政府統治的「有效性」(內政)弱化,不足以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他的「合法性」就會遭到質疑,進而被推翻。明朝亡於流寇,法國路易王朝與俄國沙皇均亡於麵包,蔣介石二戰後成為民族救星,卻在四年間敗於貪腐與經濟,這些教訓還不夠嗎?!那在台灣現在,經濟與貧富差距這些內政問題逐步提升到民怨首位時,大談兩岸問題的政治人物,能夠打動民心嗎?!能夠轉移焦點嗎?!他會引起人們的共鳴嗎?!
其次,兩岸問題解決了,內政問題能隨之解決嗎?
中國大陸對台灣宣示的是「一國兩制」,意思是台灣如果在統一前內政搞得好,統一後還是搞得好;統一前爛到爆,統一後還是會爛到爆。「一國兩制」另一面的意思是,即使兩岸統一,貪官還是貪官,奸商還是奸商,惡房東還是惡房東,只是換了後台老闆,照樣欺善怕惡。香港統一了20年,內政出毛病,照樣出問題。
內政問題是所有政權的根本問題,這些婆婆媽媽的生活小事,只是「小確幸」嗎?古今中外,多少王朝都敗在這些讀書讀到腦袋壞掉,整天只知談經論道講「大問題」的腐儒手中嗎?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搞不好內政問題,才是政權傾頹的主要原因。
再次,或有論者提出,如果台灣成為祖國一部份,經濟不好,祖國可以全力支撐。並有大陸協助香港度過97年金融風暴與2008年金融海嘯的例子可為明證。但問題來了,政府資源有限,而民力無窮,政府永遠只能救急不救窮。如果一個人體質腐化虛弱到插滿管子躺在床上,請巨石強森來扶他也枉然。
任何經濟體最終都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而不是靠著他人的善意與施捨過活,那是過不久的。
從另外一面看,習近平打貪滅腐,正遭受到國內龐大壓力,而反習者最佳的反擊破口或浦就是兩岸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共政權的核心政治問題,不可能軟化也不可能鬆手,不斷挑戰大陸九二共識底線,恰好給了反習派藉口,也逼著老習做出大動作以明志。那綠營人士還想藉2014之氣勢,得寸進尺,不斷挑釁嗎?這是智勇還是盲動?讀者請自行判斷。
換句話說,現在在兩大黨中成天鼓吹兩岸問題為2016主要議題者,多半是懶惰的政治參與者。不論藍的綠的,他們不願意花工夫去理解民怨之所在,不想花腦筋去思考解決的方案,甚至不想去得罪那些既得利益者,等自己上去,才好繼續參與現存的政商共犯結構,繼續撈取不當得利。於是成天打著統獨旗號,打打嘴砲,滿腦子想的只有撈錢,唯一有意義的問題就是撈到的錢到底是統派的,還是獨派的?!對於實質的經濟問題,社會公義問題,人民生活問題,完全不願碰觸。
回到最初的問題,政府存在的目的為何?這問題在一個民主社會,特別的尖銳。在一個習於威權的社會,政府就是老大,凡事老大說了算,其他人都是佃農長工。但在一個民主社會,政府是由人民選出來的,那就是一種「社會契約」,而每次選舉就是在「換約」或決定是否「續約」。
如果政府不能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經濟分配的公平,甚至無法確保人民食安與市場秩序,這個政府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不論你是藍的還是綠?是姓統的還是姓獨的?廣大小市民的生活狀況,才是決定選票流向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偉大的口號與國族目標。當人們的生活壓力到達某種程度,政府做不到,我們就自己來幹,誰管你是什麼顏色的。
順便在此和大陸的朋友們談談心,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經濟決定論,是你們馬克思說的,不要一談到台灣問題,就把這個最根本的東西給忘了。兩岸現階段應以和為貴,以信為本,「維穩」一樣是兩岸現階段最佳的選擇,如果統獨雙方都想藉機得寸進尺,那就免不了狹路相逢,最後結局一定是兩敗俱傷,這是兩岸絕大多數人所不樂見的。
穩住兩岸情勢,優先處理內政問題,台灣一樣需要再一次反貪腐運動,徹底處理社會與經濟上的不公不義,讓政府效能達到人民可信任的水準,這才是2016全民所期待的結果。空言兩岸,照搞買辦,恐怕很難得到台灣人民的共鳴,甚至讓人看破手腳,一敗塗地。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