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張會破局,可能重返執政的民進黨又與北京毫無互信,如何避免兩岸關係發生逆轉,考驗大家的智慧。 |
(作者:政治評論者張百達)復興航空發生不幸空難,導致兩岸數十名旅客嚴重傷亡,各界同悲不捨,也讓籌備多時,包含多項民生議題,更期待自去年底九合一大選後似呈低宕盤旋的兩岸關係重啟升溫的王張金門會,頓生變數。
相對於國台辦強調延會理由是為了讓雙方能夠更好處理空難善後事宜;行政院陸委會卻一反常態,突出矛盾,將延會主因歸之於雙方對日前北京片面劃設M503等新航線未能達共識。農曆春節未至,兩岸似乎早先聞到了一股煙硝味。
日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才因健康因素請辭不久,如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又因張顯耀案獲不起訴處分,為負起政治責任而宣告請辭。馬政府兩位重要核心幕僚接連出走,這對聲望日落的馬英九總統而言,很難說不是重大政治衝擊。
至於「王張會」,不僅是無限期延後,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根本成了絕響。
有關航線議題,若不能儘早達成共識方案(如基於節省燃油成本及綜合安全考量,將航線再往西偏移一定距離),一旦M503等航線在預定的3月5日正式啟航,那麼不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兩岸相關事務負責人互訪機制不僅將從此中斷,也可能成為進一步激化、升高兩岸緊張,減損雙方互信的衝突因子。
相對於馬政府主政下的兩岸關係近期因新航線及人事問題而出現新變數,民進黨方面,隨著賴清德確定不參與總統初選,以及近日各方民調一致認證下,蔡英文無異已確定成為代表民進黨的2016總統參選人。若綜合民調觀察,甚至已形成2016準執政接班,乃至可能贏得國會過半從而邁向全面執政的政治態勢。
正因如此,蔡的兩岸政策及今年訪美行程,格外受到各界高度關注。蔡日前已召開本屆首次中國事務委員會,有與會者事後向媒體轉述「蔡在會中也宣示,黨內應盡早提出讓美、中都接受的兩岸互動策略,也承諾未來中委會會密集舉行。」
蔡的總統參選人身分若能提早確認,應有助其藉中委會等黨內決策平台,儘早展開內部相關共識凝聚作業及政治部署,如是否在今年內提出新決議文等,以減少選舉過程以及執政後來自外部的干擾,乃至創造有利長期執政的穩定環境。
然而,日前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在參加《中評社》所舉辦的座談時卻表示:「民進黨目前的主張還停留在2014年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的版本,認為民進黨的立場不會有實質的調整,包括不會凍獨,也不會有新決議文;並且認為需要改變兩岸政策的是國民黨,而不是民進黨。」
另方面,2月9日《聯合報》卻又引述「黨內人士」指出:「若說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務虛』、是政治符號,蔡英文可能提出更務實主張,這種務實主張和經濟政策是連結的…」云云。
不可諱言,目前民進黨中央所釋出的有關訊息呈現相當混亂甚至矛盾。尤其,鄭雖未必參與兩岸事務核心,但因其具黨的發言人身分,若北京當局依此認定或「誤判」此乃蔡英文的既定立場,則不僅可能提早結束對蔡的觀察期,甚至可能在民進黨多數執政的地方城市交流部分,採取更加緊縮而非朝持續開放的行動。
柯P還難以承擔緩衝角色,馬政府推動的王張會如今破局,可能重返執政的民進黨又與北京毫無互信…如何避免兩岸關係發生逆轉,考驗大家的智慧。
END
|